歌礼计划将其与拉维达韦联用,用于治疗难治型、肝硬化及HCV/HIV共感染的患者。
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等最新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加权12月患病率及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6%和6.8%。图4 氢溴酸伏硫西汀化学结构式氢溴酸伏硫西汀是一种非经典药理机制的多模式抗抑郁药物,作用于6个靶点(5-HT1A,5-HT1B,5-HT1D,5-HT3,5-HT7以及SERT),通过抑制5羟色胺转运体的再摄取和调节5-HT受体活性来发挥抗抑郁疗效。
目前,国内市场上盐酸米那普仑仅有上海现代制药一家仿制药企业生产并销售,2018年国内销售额为4263万元。图1 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地域分布在我国有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相当于100个人里至少有3个抑郁症患者。图3 近十年中国获批上市的抗抑郁药物氢溴酸伏硫西汀(Vortioxetine Hydrobromide)伏硫西汀(Vortioxetine,商品名:心达悦),是由丹麦灵北公司与武田制药联合研发的抗抑郁药物,并于2013年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2017年获得NMPA的批准,截止目前已获得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的上市许可,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除此之外,仅有1个创新靶点即Glycinetransporter 1,但该靶点已有12个终止研发临床品种。此外,在TOP10中,国内药企已占据半数:除了山东京卫制药外,还包括华海药业、康弘药业、四川科伦、上药中西制药等四家药企。
张宁教授强调,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由于认知率还不够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着力推动一批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建设,探索癌症科研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有效途径,支持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
加强青少年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推进以三减三健为重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科学指导大众开展自我健康管理。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各地针对本地区高发、早期治疗成本效益好、筛查手段简便易行的癌症,逐步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
打破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之间屏障,加快基础前沿研究成果在临床和健康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力争在癌症疫苗开发、免疫治疗技术、生物治疗技术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方面取得突破。探索癌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妇女和儿童肿瘤、影像、病理、肿瘤心理等薄弱领域的专业人员培养,强化公共卫生人员癌症防控知识技能的掌握。
深入组织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重要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对农村居民癌症防治宣传教育。到2022年,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所有县区全覆盖,发布国家和省级肿瘤登记年报。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
构建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络,开展肿瘤用药监测与评价。修订肿瘤疾病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完善人才教育结构,健全多层次的癌症防治人才培养体系。各级政府按规定落实财政投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癌症防治,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集中各方力量推进癌症防治。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十七)优化诊疗模式。
(国家中医药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十九)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各级肿瘤登记中心负责辖区肿瘤登记工作的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肿瘤登记报告职责。
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转化应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癌症危险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信息管理等。(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配合)(十四)健全癌症筛查长效机制。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努力降低癌症导致过早死亡率,到2022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二、实施危险因素控制行动,降低癌症患病风险(三)开展全民健康促进。
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好省级癌症防治中心,推动地市级层面成立癌症专病防治机构。通过价格谈判、集中采购等方式,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探索多种渠道保障贫困地区适龄人群接种。
加强水生态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配合)(八)强化癌症防治机构职责。
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着力推动一批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建设,探索癌症科研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有效途径,支持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二十五)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负责)(二十三)加大贫困地区癌症防控和救治力度。(国家中医药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二十)强化癌症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深入组织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重要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对农村居民癌症防治宣传教育。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提供癌症风险评估服务,使居民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引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体检,加强疑似病例的随访管理,针对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通过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专科建设、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提高中西部地区及基层能力,加强县级医院肿瘤专科建设。到2022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研究梳理中医药防癌知识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内容。加强防癌体检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一批以癌症防治为特色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示范机构。
国家发文: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 2019-09-25 10:33 · 李华芸 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 本文转载自药时代。修订肿瘤疾病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国家中医药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八、实施保障救助救治行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二十一)采取综合医疗保障措施。调整优化癌症相关学科设置,重点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促进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科学等间接关联领域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加快国产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具备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肿瘤科,具备开展癌症筛查和常见多发癌种的一般性诊疗能力。
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强化基础前沿研究、诊治技术和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部署。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做好建档立卡、特困等农村贫困人口癌症防控和救治工作,加强癌症筛查、大病专项救治和重点癌症集中救治。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地方人民政府分别负责)(二十九)加强督促落实。制订工作场所防癌抗癌指南。